大罢免投票民进党被剃光头 民意警钟敲响。台湾地区于26日举行首轮“大罢免”投票,针对24名国民党“立委”以及被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民众党籍)的罢免案均未获通过。岛内外媒体形容赖清德当局经历了一场“25:0的大失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和民众党主席黄国昌强烈要求赖清德向民众道歉,并停止撕裂社会。此次罢免案的投票率之高引人注目,绝大多数高于50%。有学者表示,台湾民众对民进党执政表现的危机感催生了高投票率。民进党全力投入罢免活动,但对外未能应对美国关税冲击,对内救援台风灾害不力,导致赖清德信任度下降。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的学者认为,台湾民众用选票告诉民进党当局,应关注民生问题,调整施政节奏,在两岸政策上不能再走激进路线。
在目前的台湾“立法院”中,民进党占113席中的51席,为少数党。舆论认为,针对国民党“立委”的“大罢免”,表面上由“民间团体”发起,实际上是民进党当局策动,意在扭转其在“立法院”的席位劣势,摆脱施政困境。然而,开票结果显示,所有罢免案均未成功。亲绿媒体《上报》称,“大罢免”行动“剃光头”震撼民进党党内。资深媒体人赵少康呼吁民进党立即停止8月23日针对马文君、游颢、江启臣等7名国民党“立委”的第二轮罢免案。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希望这场政治闹剧到此为止,台湾应好好拼经济、做事情,不要再搞内耗。民众党主席黄国昌则希望赖清德能够诚实面对自己与执政团队的过错,努力修补仇恨对立后在台湾社会制造的巨大伤痕。赖清德26日晚在社交媒体发文声称,接受投票的结果,但这“不是某一方的胜利,也不是另一方的失败”。而最早喊出“大罢免大成功”的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宣称“永不放弃”。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民进党当局出于“台独”本性和“一党独大”野心,不顾岛内民生福祉,一再挑起政治恶斗,充分暴露出“假民主、真独裁”的虚伪面目。
国际媒体也广泛关注台湾“大罢免”首轮投票。彭博社称,选民一面倒不同意罢免,显示赖清德所属的民进党遭受挫败;日本共同社称,罢免行动未成功对赖当局而言是重大打击;《纽约时报》称,“大罢免”失败是赖当局的“民意警钟”。
民进党在“大罢免”首轮投票中彻底失败的原因引发广泛讨论。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刘嘉薇表示,许多原本沉默的选民选择站出来,投下不同意票,这不仅是国民党的组织动员奏效,更反映民众党支持者的明确态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刘性仁列出的十大原因包括:民进党政绩不佳,南部救灾能力不足;“团结十讲”成败笔,错误百出骂声连连;“抗中保台”未获得台湾多数民众的支持等。
BBC引述一名台湾学者的话说,“大罢免”后台湾社会走向分化还是团结,关键在于赖清德是否愿意展开“朝野对话”。刘嘉薇认为,赖清德不会让步、不会放弃权力,依旧会与在野党对抗。台湾《中国时报》预测称,赖清德好斗的意志不容低估,台湾政局恐怕还得继续乱下去。
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包承柯认为,这次投票显示民进党的“反中抗中牌”失灵,更多的人否定罢免动员的正当性。然而,赖清德仍然掌握着台湾的“行政权力”,还在主导“台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两岸关系的紧张态势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台湾《旺报》社论称,此次罢免结果可以再次印证,台湾社会存在“浅层民意”和“深层民意”。浅层民意随新闻事件而流动,深层民意希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以实现安定与繁荣。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王崑义撰文称,民进党这次利用“抗中牌”动员无效,显示希望两岸和平相处才是台湾主流民意。
淘配网-淘配网官网-最大的合法配资平台-微信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