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21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江豚保护夏令营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的大学生沿长江逆流而上,赴江苏镇江、江苏南京、安徽铜陵、湖北石首三省四市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学习实践。
开幕式上,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吴斌代表指导单位致辞,她回顾了夏令营创办九年来与镇江长江江豚保护事业相辅相成、风雨同舟的历程,介绍了镇江近年来在长江江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方面取得的喜人成果。江苏科技大学团委书记张海洋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希望营员们充分依托夏令营平台,感受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把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镇江,营员们深入位于长江最下游的江豚保护区——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外江豚观测。保护区核心区内,十多头江豚频频跃出水面。面对如此难得一见的场景,营员们感同身受,沉浸于人与江豚、人与长江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中。
南京是目前唯一能够在中心城区稳定观察到长江江豚活动的城市。营员们在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探访长江南京段江豚栖息地,走进长江微笑驿站、江豚书屋、长江水生生物科普馆和长江江豚监测站等主题场馆,系统学习长江江豚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了解长江鱼类的多样性以及如何开展长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在铜陵,营员们在长江豚类保护专家章贤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近距离观察长江江豚的游泳、呼吸、捕食等行为。保护区今年出生的江豚宝宝格外引人注目,小江豚紧紧跟在母豚身边,时而游到母豚腹部下方,时而游到母豚侧面。当母子豚游近时,营员们清晰地观察到长江江豚是如何哺育幼崽的,大家都是第一次目睹幼豚吃奶的行为,纷纷记录下这一温馨有爱的瞬间。
在石首,营员们来到了位于长江最上游的豚类保护区——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入了解我国江豚迁地保护的历史。恰逢江豚午餐时间,在保护区饲养员丁泽良的带领下,营员们走进网箱,探访人工饲养的长江江豚。作为世界上首个开展鲸豚类迁地保护的保护区,天鹅洲江豚迁地保护种群快速发展,已繁衍、输出迁地保护江豚逾百头,并成功开展了我国首次迁地保护江豚野化放归工作。
从“江豚能否归来”的忧虑,到“江豚何以归来”的思考,再到今天“江豚正在归来”的希望,全国大学生江豚保护夏令营创办九年来,亲历并见证了长江微笑的回归。一代又一代青年江豚保护志愿者正跟随长江的滚滚波涛,以青春之我续写着长江美好的明天。
本届夏令营由江苏省林业局、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镇江市农业农村局、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以及镇江、南京、铜陵三地江豚保护协会共同举办,并得到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的支持。
淘配网-淘配网官网-最大的合法配资平台-微信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